为300万人守护蓝天
时间:2025-07-07  点击量:    
【字体:

鞍钢股份炼钢总厂,这座轰鸣了半个多世纪的“钢铁巨人”,是辽宁鞍山300多万人的“主动脉”,在不断输出“工业粮食”的同时,也面临着绿色转型。十年前,鞍钢迈出了超低排放改造攻坚的第一步;十年后,随着钢铁行业精细化分级智慧管控转型,迫切需要以智能化与超低排放深度融合重构产业生态。作为中国铁建战新产业的开拓者,发展集团在时代命题前,用行动在“熊熊烈焰”上穿针引线。

这片蓝天,正被他们,一寸寸,用心擦拭。

近期

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

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项目

鞍钢股份炼钢总厂超低排放BOT项目正式完工

目前处于全面试运行阶段

该项目正式投运后将成为

发展集团小而美、强运营的样板项目

为战新产业生态链再添坚实一环

微信图片_2025-06-26_092144_349.jpg

鞍钢股份炼钢总厂(来源网络)


一支平均年龄刚过而立之年的团队,带着成熟的治水经验,第一次转战大气治理新领域。他们凭借着集体韧性和不断创新突破的心劲,首战即告捷。


鞍钢的“治气”大考

时间拨回到2019年,国家《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》如同一道“军令状”,摆在了行业面前:烟尘排放要低于10mg/m³,相当于空间里所有灰尘加起来,重量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盐粒。这是当前世界钢铁行业最严苛的排放标准,并限期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产能达标改造任务。

鞍钢作为老工业基地,每一个烟囱、每一处料场都是潜在的排放源。而炼钢总厂1--5#线投建时间早,超低排放改造面临着厂区作业空间狭窄、环保基础薄弱等客观问题。尤其是该项目属于无组织排放项目,与其他有组织排放项目相比,收集环节尤为困难。

“看不见、摸不着、抓不住,难以有效捕集密闭逸散的污染物”,项目负责人王洪伟说道,“项目有174个产尘点、568个散料除尘点,成分复杂,且收集系统要与生产设备高度匹配”。这在全国同类型超低排放项目中属于体量最大的,实施过程中不分阶段、不分子项,对项目团队提出了艰巨的挑战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01_115210_113.jpg

鞍钢1--5#线项目现场


破解“不可能三角”

时限紧、任务重、验收严,从经济学上来看,这是“不可能三角”。对于项目团队来说,如同三座大山,横亘在他们面前。

攻坚,从最硬的骨头开始——老厂房内不停产作业。

“最难的就是在老厂房封闭改造,同时还要保证正常生产运行,”现场施工的葛师傅说,“空间狭小,管线密布,大型机械进不去,要提前画好场地占用范围,项目用到的管道、设备都属于超大号的,重量极大。还有不少特殊收尘点,安装高度高,要在几十米高的地方‘绣花’。”

除此之外,厂房内多种高低压线路交织,火车、货车、行吊等机械设备穿梭往来,项目团队必须找准“窗口期”交叉作业。炼钢厂内钢水四溅,哪怕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东北,汗水也能浸透厚厚的工装,粉尘沾满安全帽,只为堵住每一个可能的“漏点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01_115131_696.jpg

项目施工现场


按时优质施工有了保障,下一步就要为超高标准验收做准备。

“项目主要是物理除尘,传统的脱硫脱硝工艺,在这里用不上。技术的关键在于滤筒、滤袋的选择,这个是保证达标排放的核心。”项目技术团队通过多次验证,最终锁定了绿色纳米覆膜滤筒技术。

与传统工艺相比,绿色纳米覆膜滤筒技术拥有更高精度,能够将粉尘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的50%以下。“相当于在一个上千人的体育馆里,只允许飘着几粒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尘埃”,技术专家介绍道,“轻松满足并超越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,还要在钢铁厂这样高温环境下,防止出现二次污染。因此,我们采用无胶水物理绑带工艺。另外,纳米覆膜滤筒耐高温、抗腐蚀,使用寿命是传统滤筒的2倍多,大大减少了后期运维投入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01_115136_702.jpg

项目施工现场


引进、消化、再创新!除了引入成熟技术,发展集团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。在多次深入现场踏勘,项目团队敏锐发现除尘管道路由与电缆布局存在可优化空间,大家便主动与厂区沟通,在生产间隙期反复推演落地可能性。最终在满足规范及各方需求的情况下,提出了增大排风管道内的风速、从而降低风管尺寸的解决方案,有效破解了鞍钢多年多次“改造投入大、技术门槛高”的痛点。

“在我们多个改造项目中,发展集团承建的炼钢厂1-5号线体量最大、组织最好、进度最快,对于同类项目,具有借鉴意义”,鞍钢股份设备工程部副部长张禹评价道。

在8个月的时间里,发展集团团队用实力实现了生产与环保在方寸之间的精密平衡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,只有日复一日的较真、一点一滴地改进、一群人的默默坚持。办法总比困难多,他们以突破创新之力,为合作方定制个性化需求绿色环保攻坚方案,勇担“战新产业开拓者”的重任。


用“最强大脑”管住“每一缕烟尘”

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只是第一步,发展集团的目标远不止于此。

2025年是钢铁行业分级管理的战略转折点,先进产能将主导未来竞争格局。在未来10年的运营期内,发展集团将通过智慧技术赋能等措施,助推钢厂向稳定运行、精细化管理、智能化管控、减污降碳协同的方向挺进,实现质量效益“双提升”。

项目实施过程中,项目团队利用智慧检测系统,实时监测烟囱排放时颗粒物浓度,全天候检测预警。并根据现场情况优化了操作系统,实现阀门开度、风机开度等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与闭环控制。

智慧监测系统


下一步,发展集团运营团队将尝试“全封闭硬件升级+智能管控软件赋能”,实现对炼钢厂排放的“可知、可视、可测、可控”,从单一排放控制转向“排放+能效+智能化”全生命周期管理多维监测,构建更智能、更经济、更可靠的鞍钢炼钢厂无组织排放智慧管控体系。

绿色征途,永不止步,战新转型故事仍在继续。未来,发展集团将通过系统化、精细化管理,持续深化从“被动减排”转向“智慧控污”的实践经验,尝试打造“绿色智能体”发展方案,进一步加速传统行业实现高阶转型。